网站地图
商都县:马铃薯产业联农带农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信息发布 > 正文
2025 01/03 10:35:53
来源:商都县委宣传部

商都县:马铃薯产业联农带农助力乡村振兴

字体: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在马铃薯种薯繁育、淀粉加工等方面不断优化布局,引入金融活水,持续强化马铃薯价值链向高端攀升、产业链向下游延伸路径,实现种植和加工环节无缝对接、联农带农的紧密相连,形成从种薯繁育到种植到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为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

  迭代升级种质资源 模式建立增收机制

  2023年,商都县整合村集体资金1000万元,与希森公司共建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保存种质资源2800多份,培育了耐寒耐旱的希森77号,每年为5个乡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建成现代化马铃薯组培中心和7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实现年繁育脱毒苗1.5亿株、原原种4亿粒的稳定产能规模,构建起完整的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按照“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脱贫户)”模式,与希森公司合作,整合京蒙协作资金和衔接资金8360万元,建成705座温网式大棚。年带动400户户均增收3万多元,带动8个乡镇47个村村集体年增加经济收入47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80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间接参与马铃薯种薯培育的农户达到1.3万户2.86万名,建立起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订单提升产业韧性

  商都县聚焦现代旱作高淀粉马铃薯优势特色产业升级,融合马铃薯产业链上中下游,全面推进马铃薯产业提效增值。县政府投入衔接资金7630万元,同福景堂公司共建10万吨淀粉加工生产线、年产1万吨马铃薯提取食品级蛋白生产线,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256万元,年可加工马铃薯鲜薯60万吨,生产淀粉10万吨、食品级蛋白0.3万吨。两年来企业同1.97万户(次)种植户签订种植订单,以“就高不就低”的保护价形式收购农户马铃薯。全县培育马铃薯营销协会10家,营销大户51家,营销人员、农民经纪人2660人,直接或间接带动3.8万农村常住人口实现增收。

  金融赋能产业联通 数字焕新农企连接

  交通银行斥资700余万元为福景堂马铃薯公司搭建内蒙古首个农产品生态数字产业链服务平台,为福景堂支持授信2.4亿元,搭建起从种植农户线上预约送货、马铃薯收购、收购款结算、仓储物流、销售订单管理、产业链上游农户融资等为一体的“产供储销”农产品生态服务平台。该平台自8月末上线以来,已经助力企业发放完成4500笔、19万吨马铃薯的收购支付款。2024年12月“交行20-2-0土豆贷”正式上线后,基于农户和福景堂公司签订的订单合同,为商都县种植户在发展马铃薯产业方面提供纯信用贷款。(商轩)

【纠错】 推广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